社工机构掌门人谈管理

2016-03-23 1429次浏览 作者: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社工工作服务中心

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怎么破解这些难题,让机构能够顺畅地运转并实现发展,是社工机构负责人长期面临的难题。我们选择了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对话几位社工掌门人,听听他们机构的解决之道。

怎么争取资金来源多元化
广州市恒福社工服务社理事长 卢穗瑜:
“恒福”在借助公益性项目创建品牌效应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政府购买一点、社会支持一点、机构自筹一点”服务模式,探索 “无偿带动有偿、有偿反哺无偿”的发展机制,主动拓展低偿、个性化服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益性项目为“恒福”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有偿项目源于社区、服务社区,为社区服务的长效运营提供了物质支持和发展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无锡市乐仁乐助社工事务所总干事 龚婷婷:
过于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会导致社工机构的独立性减弱,在与政府对话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乐仁乐助”目前的资金来源包括企业冠名资金、省/ 市公益创投资金(福彩基金)、基金会资金等,渠道较宽,资金来源多元,降低了机构发展风险。
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赵立新:
社工机构自主拓宽经费来源途径有限,大多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资金保障。“楚馨”也长期受困于资金短缺,机构运行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我们积极寻求各类公益基金的支持和爱心企业的赞助,目前获得的各类公益项目资助资金约占机构全部经费的1/3。但这些公益项目基金多数还是通过政府渠道来运作,因此,完全不依赖政府的资金渠道非常狭窄。

怎样培养和留住人才
北京朝阳近邻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 杨静:
“近邻”一直坚持“做事与培养人同等重要”的理念。我们人性化地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机构制度管理相结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关系对待和团队支持的方法,帮助社工面对工作的压力和现实困难,共同发展个人和团队的行动力。社工深感被尊重与理解,同时也会理解、尊重他人,将自己视为重要成员,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团队关系。此外,我们希望培养的工作者不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也有团队管理能力,即使离开了机构,也能在其他地方发挥重要作用。
广州市恒福社工服务社理事长 卢穗瑜:
我们的经验是广纳贤才打造专业团队、绩效考核挂钩个人薪酬、畅通晋升通道、强化督导培训。机构广泛吸纳专业人才,改善和优化团队结构;将个人薪酬与工作绩效或服务成效紧密挂钩,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能动性;职位晋升采用公开竞岗方式,给予社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机构内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氛围;推行“机构- 中心- 个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提升社工能力。

机构管理能力有多重要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周巍:
“普惠”发展得特别快,这跟我们在机构管理上下的功夫分不开。我们在管理框架、管理制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不错的经验,尤其是管理框架。机构打造了“理事会、管理团队、督导委员会、工会”四驾马车,各司其职对应于机构的决策权、管理权、专业权、监督权,为机构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管理制度上,建立了科学的服务管理制度,引进并使用科层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知识系统(P M B O K)、360 度全方位员工评价制度等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制度,保障人才成长和专业服务质量。
广州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总监 张良广:
管理是一家机构确立自身规范、张弛有度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必然选择。但当前绝大部分机构将注意力放在提升服务能力上,这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提醒的是,服务做不好,一方面与服务能力有关,而另一方面则极有可能是管理出了问题。
机构管理的范畴十分广泛,例如战略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哪一点都很繁复,做好不容易。很多时候,机构管理者不是不知道管理的重要性,而是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处做起,更不清楚做到什么程度才好。
其实,社工机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选取哪一类的管理方式或方法,而是首先要定位自身最为切实可行的管理是什么以及怎样管理才是有效的。有效的管理不一定复杂,也并不高深,但却能解决问题、提升绩效、鼓舞士气,这才是真的管理。

机构,专业性VS 综合性
无锡市乐仁乐助社工事务所总干事 龚婷婷:
“乐仁乐助”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开办了12 家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机构,分布在无锡、苏州、泰州、徐州、杭州、昆山、上海(筹)等地。
我觉得这种运作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连锁体系成员经营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成规模的机构更容易获得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信任,也可以方便进行地区之间的资金调剂,增强机构资金融通能力。另外,机构之间建立的信息交流网络定期向总部报告运作状况,总部根据各个机构提供的数据,能够迅速地制订总体的战略方案和规划。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困难与风险,例如,各机构会面临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管理的冲突、品牌价值的风险及人力资源的风险等。
上海中和社区矫正事务所总干事 尤静凤:
无论综合性机构还是专门性机构,在提供服务方面各具优势。我们机构专注于社区矫正,我的感受是:机构社工精通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各项操作流程,同时与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合作紧密,开展服务具有优势。由于服务领域集中,阶段性服务对象问题会集中呈现,随之能够反映出各类社会问题及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为社工介入专业服务提供多元契机。由于服务同样的群体,社工之间分享经验、提供支持、组织活动比较便利,有利于增强社工能力,坚定信心,坚守操守,规范服务,探索出专职矫正社工职业生涯发展模式。

是政府的“伙伴”还是“伙计”
广州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总监 张良广:
有人曾将社工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概况为“伙伴”与“伙计”两种处境,“伙伴”是大家都希望达至的平等互助的理想关系,而“伙计”更多是社工机构对当下状况的尴尬流露。
从合约角度来说,政府是社工机构的最大客户。因此,合约关系、客户关系是社工机构与政府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类型,二者的角色及边界则可用合约(协议)来清楚界定。而现实中这种关系产生紧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合约的破坏。这将是今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关键所在,双方必须将履约作为维护关系的基础。
另外,社工机构也需要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关系形象,处于弱势地位的机构应当更加主动,用过硬的专业及富有成效的表现赢得对方的尊重。至于所谓的专业异化,更多时候是社工、机构乃至整个行业不成熟的表现。面对政府,社工机构既不需要唯唯诺诺,也不应总是持有怀疑、批判的成见,应当更加坦然、自信地与其合作。

最需要得到的支持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周巍:
机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资金来源单一,造血能力不足。此外就是项目化运作难度大。我们有5 个项目连续两年入选东莞市公益创投项目,由于项目只有一年购买期,结束后后续运营等方面缺少政府政策层面的长远规划和完善的配套措施,面临着“看一年做一年”的困局,对机构和社工都是严峻的考验。希望市级层面出台社工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政策长远规划和配套措施,避免因项目主管部门的变动引起的动荡以及资助资金或资助项目不确定引起的“断粮”风险。
另外,我觉得成立全市社工服务资源库和统一的OA管理系统非常必要。尽管各个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探索,也整合了不少资源,却还停留在各自为政的阶段,资源共享和互通还很少,机构之间存在无形的壁垒,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也不利于需求和资源的快速对接,因此建立全市社工服务资源库势在必行。
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赵立新:
我认为影响社工机构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没有营造出有利于社工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人才、资本、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优质社会资源难以向社会工作领域配置,由此导致社工机构普遍存在组织治理能力低下、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队伍成长缓慢且流失严重、机构和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等瓶颈制约,难以全面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公共服务责任。
当下社工机构需要的支持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完善社工组织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社工组织规范管理和成长培育体系;加大服务项目和岗位开发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与社工服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税收征管和定价制度,等等。


下一篇:倾听地方“两会”社工声音 上一篇:社工服务的三重境界
【文章来源: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社工工作服务中心】【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收藏夹 复制网址 更多